北京新机场航空公司基地建设方案,按照联盟来进行区分,国航等星空联盟成员保留在首都机场运营,东航、南航等天合联盟成员则整体搬迁到北京新机场。 该通知显示,东航、南航作为北京新机场主基地航空公司,分别按照承担北京新机场航空旅客业务量40%的目标进行基地建设,允许自建部分生产保障设施;河北航空公司、北京首都航空有限公司、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等非基地航空公司按照“统一征用、统一规划、统一建设、统一管理”原则进驻北京新机场,生产保障设施由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统筹建设。东航、南航等迁出首都机场后,腾出的空间优先满足国航发展需求。 对于整体搬迁至北京新机场运行的主基地航空公司,将有四年的过渡期,其原有在首都机场的所有国际、国内及港澳台航线航班可全部平移至新机场,同时停止其在首都机场新增航线运营,并将在国际航权、航线航班资源分配、机场收费、首都机场原有资产处置、经营地面服务业务等方面给予支持。 首都第二机场高达860亿元,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,距天安门正南46公里,距首都机场直线距离70公里。目前新机场高速已取得设计方案批复,即将开工建设。据了解,目前北京新机场飞行区场道工程已开工11个标段,航站区工程4个标段全面建设,其中1个标段已经完成。 在北京新机场筹建中,关于新机场如何与首都机场协调的问题尤为突出。以上海为例,上海是按照国内与国际航线的定位来区分浦东和虹桥两大机场;也有人建议按照航空联盟的形式来区分,目前国内航企分别隶属星空联盟、天合联盟和寰宇一家三大联盟。 航空公司基地重新分配之后,国际航权、航线航班资源也将有重大改变,对国内航企影响不一。 对于在北京始发国际航线受国航压制的南航来说,搬迁到新机场将谋求到更多的发展空间、申请更多的国际航线。早在2011年5月,南航就宣布,将在新机场建设北京航空运营总部和顾客服务中心。 目前首都机场-上海虹桥航线是各家争夺的黄金线,东航占据了该航线最大的份额。对于基地在上海的东航来说,由于北京新机场的交通接驳尚未确定,迁出首都机场或将失去最优质的京沪航线客源。而作为京沪航线第二大承运商的国航,将接过东航的市场份额。 根据国际机场协会(ACI)公布的2015年机场旅客吞吐量数据,2015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成为全球第二最繁忙的机场。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半年总结报告中显示,今年上半年首都机场集团共完成旅客吞吐量1.01亿人次、货邮吞吐量134.76万吨、运输飞行76.94万架次,同比分别增长7.8%、1.8%、7.4%。 |